前言
ECHO(1874)
著名的19世纪艺术史学家罗伯特·罗森布鲁姆(Robert Rosenblum)在《奥赛博物馆的绘画》一书开篇写到:此书首先以学院派艺术为背景,让我们看到了像布格罗和卡巴内尔等大师的作品,他们虽然长期被忽视但最近越来越引起观众们的强烈兴趣。回望美术史,在19世纪中后期有太多具有巨大声望与影响力,并辉煌了一个时代的法国学院派画家们,被美术史一笔带过,甚至只字不提。倘若还原当时的时代语境,我们可以客观地发现,作为源于十六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传统,随后流行于欧洲的19世纪中后期的法国学院派艺术,其取得的艺术成就及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艺术发展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亚历山大·卡巴内尔(Alexandre Cabanel 1823年- 1889年)便是这一时期最重要和最具有影响力的学院派画家之一。
《卡巴内尔自画像》 1852年
卡巴内尔其人
Harmonie (1877)
亚历山大·卡巴内尔1823年出生于法国蒙彼利埃(Montpellier),他的绘画作品以历史、经典和宗教题材为主题,同时他也是出色的肖像画家。卡巴内尔在17岁的时候进入了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École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Beaux-Arts)[1]学习,师从弗朗西斯·爱德华·皮柯特(François-Édouard Picot)。1844年他的作品首次在巴黎沙龙展出。1845年,22岁的卡巴内尔获得罗马大奖第二名,并得到罗马奖学金赴意大利学习。从他的自画像我们可以感受到青年时代的卡巴内尔娴熟的古典绘画技巧,画中善于洞察的尖锐目光显示了画家对自己描绘人物内心活动能力的自信。这些都使得卡巴内尔迅速成为沙龙中炙手可热的成功画家,他的才华也得到了拿破仑三世的支持,使得他在沙龙中屡获殊荣。卡巴内尔在1865、1867的沙龙和1878的沙龙中赢得了大奖。1855年他获得了荣誉团勋章。卡巴内尔在1863被选为法兰西学院的院士。1864,他被任命为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教授,直到去世,期间他培养了数以百计的学生。
[1] 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Beaux-Arts):直属法国文化部,是法国国内唯一的绘画和雕塑专业的重点大学,中国学者也将其称为“巴黎美术学院”。
19世纪中后期的欧洲,工业革命与近代化学的发展促成绘画材料的进步,颜料在18世纪开始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普鲁士蓝(1707年)、钴蓝(1777年)、砷酸铜绿和铬黄(1778年)、均于18世纪研制成功并开始产业化生产,到19世纪,颜料开发的速度明显加快,群青,翠铬绿、铬颜料、氧化铁颜料以及镉系列颜料陆续涌现。由于媒介与颜料的光泽质量进一步提升,卡巴内尔运用的油画技术在画面中创造出了与绘画主体丰富和奢华层次类似的光泽。这些给予了作品更广的深度感,薄薄的油画层为场景中的对比暗色和浅色提供了惊人的视觉效果,使画面接近于真实的对象。
卡巴内尔的风格与学院派的发展息息相关
《维纳斯诞生》 1863年130*225cm
他在1863年的画作《维纳斯的诞生》是19世纪中后期学院派绘画中最著名和最为熟知的作品之一,这件作品反映了学院派绘画教学体系中最重要的核心内容——表现人体的真实。同时也体现了卡巴内尔古典兼具现实主义的写实技巧,以及追求典雅、端庄的美学信念。罗伯特·罗森布鲁姆对卡巴内尔的这幅作品评论到“这个维纳斯徘徊在古代的女神与现代的梦幻之间,”“她的双眼含糊,似乎在沉睡但走进观察却似乎又被唤醒……这种半梦半醒状态下的女人体对男性的观者来说是令人敬畏的。”卡巴内尔通过画中维纳斯放松的姿势和困倦的表情来描绘个性,他遵照当时公认的准则创作了一幅颇具诱惑力的神话题材作品,以精心设计的方式呈现,这在当时是观众可以接受的。这幅画作被拿破仑三世在巴黎沙龙展上买下后作为私人收藏,这一事件使卡巴内尔声名鹊起,如今被收藏于巴黎奥赛博物馆。
《菲德拉》 1880年194*286cm
在卡巴内尔的另一作品《菲德拉》中显示了他对文学的迷恋。这种迷恋始于他在巴黎美术学院学习和工作期间,在那里他接触到古典文学作品以及上个世纪的法国重要作家。该作品是卡巴内尔研究公元前429年希腊悲剧大师欧里庇得斯(Euripides)的《希波吕托斯》,这部剧详细描述了菲德拉对她的继子,希波吕托斯的爱和背叛,后者拒绝了他继母的爱。然而法国剧作家拉辛(Racine)在1677年写了多个关于这个剧的新版本,这些版本在卡巴内尔生活的时代进行了多场演出和庆祝活动。鲁昂美术馆馆长西尔文·艾米克(Sylvain Amic)暗示,由于当代人对该剧的关注,卡巴内尔很可能试图在迅速发展的拒绝传统题材的艺术中恢复对古代的兴趣。这件作品是卡巴内尔的晚期作品,他从1840年一直画到了1889年去世,曾在1880年的沙龙展出过,后来卡巴内尔将其捐赠给了他家乡的法布尔美术馆(Musee Fabre)。
卡巴内尔的评价及其后世影响
作为一名成功的学院派画家,卡巴内尔与巴黎沙龙的关系最为密切。“他定期被选为沙龙的评审团成员之一,他的学生入选沙龙的可以达到上百位之多。通过他们,卡巴内尔比那个时代的任何一位艺术家都更加努力地创造法国绘画的辉煌。”[2]随着时间的推移,卡巴内尔的作品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也正是对绘画从题材到技法等细节的关注使得他的作品在19世纪广受欢迎,他的声望和在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的教学生涯也让他拥有不仅包括法国甚至美国、巴西等世界各国的学生,其中有我们熟知的费尔南多·高蒙(FernandCormon)、朱利斯·巴斯蒂昂·勒帕热(JulesBastien Lepage)、阿里斯蒂德·马约尔(AristideMaillol)、亨利·培根(Henry Bacon)等。
[2]《艺术字典》(1996年)第5章,p341-344
The daughter of Jephthah (1879)
回顾19世纪中后期的学院派历史,卡巴内尔与威廉·阿道夫·布格罗(William AdolpheBouguereau) 一起拒绝印象派画家爱德华·马奈(EdouardManet)和许多其他画家在1863年沙龙展出作品,这直接导致了“落选沙龙”的成立。当艺术家的个性和创作的多样性与单一的评价标准形成矛盾之后,学院艺术被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所抨击也成了无法回避的问题。就像在美术史的著作中,常常把卡巴内尔的《维纳斯的诞生》与马奈的《奥林匹亚》进行对比分析,因为这两幅作品创作自同一年份。之后卡巴内尔的作品在其艺术风格和审美趣味上遭到现代主义的批评和诋毁,但在当时大众的评价又是完全相反的。英国学者迈克尔·巴克森德尔(MichaelBaxandall)写道:“艺术是位置游戏,每当一位艺术家受到影响,他便略微对他的艺术的历史做些重写”。历史的发展如同潮水一般裹挟着艺术前行,但每一种艺术形态都在其所处的时代放射着光芒。法国学院派绘画作为19世纪最具话语权的主流绘画,曾在艺术舞台上辉煌至极,值得现在的我们去重新关注和思考。